天天百科

壹点音频|慈禧的菜单:正餐每顿100道菜(小吃每顿四五十道菜)

2023-07-0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2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村庄。图源:《亲密接触中国——我眼中的中国人》)

民以食为天,吃饱吃好始终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古人也是吃货吗?一日吃几餐?每餐都吃些什么?饥荒的时候怎么办?古人也有路边摊?他们怎么请客吃饭?慈禧太后用膳是什么排场?

十三世纪中叶,意大利人柏朗嘉宾、法国人鲁布鲁克以传教士身份(实际是军事间谍)出使蒙古时,发现草原上鼠类繁多,蒙古人吃家鼠、短尾鼠、土拨鼠。马可波罗说鞑靼人是肉都吃,包括马肉、鼠肉、狗肉。

十六世纪,葡萄牙人费尔南·门德斯·平托在广州,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吃货,什么都吃”,连狗、猫、蛇、青蛙、老鼠、癞蛤蟆等各种脏东西也吃,还特别喜欢吃肥猪肉,越肥越好。

那时的人们,并不是真喜欢吃这些东西,更可能的是,实在没东西可吃,总不能饿着等死吧。于是,就发明了这些食物和这些食物的吃法,聊以保命。有山珍海味,谁还吃下水杂碎?!

(乡村的日常生活。图源:《中国乡村生活》)

广州鱼多。渔民卖鱼时,事先用芦苇条将鱼嘴刺破、串起,打个活结,放在大水缸内活养,方便客人提起芦苇条,指手画脚,评头品足,认真比较,细细视察鱼的品种、大小、成色、鲜活程度,免得弄脏手。客人需要的话,晾一下水,直接挂到秤上称量,快捷迅速,省去那些心急火燎赶着上班的客人的等待时间。如果鱼死了,立即开膛破肚,要么涂上一些鱼血猪血,继续出卖,昭示此鱼逝世不久,还新鲜着呢;要么拿回家去,腌成咸鱼,当然咸鱼的价格更低。

古人也喜欢小鲜肉。肉都是卖活的,鸡是活鸡,鸭是活鸭,鹅是活鹅。但大型禽兽如牛羊猪除外,那么大一只买回去,一家人一时半会儿应该吃不了。古代也有奸商,使用他们的智慧,出售前,请畜牲吃饱喝足,增加重量,比如鸡食掺砂、牛肉注水、鸭子喂到脖子鼓。

(集市。图源:《中国乡村生活》)

普通百姓,一天2餐。早上10点钟吃早饭,下午5-6点吃晚饭。有钱人比如官员和商人,有娱乐节目,睡得晚,加吃一顿夜宵。百姓也可能吃三顿饭,那仅仅是农忙收割的那几天,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消耗多。主食南北有别,北方面食,南方米饭。吃米饭,蔬菜、咸鱼、豆腐乳、酸豆角、腌黄瓜萝卜是主要的菜品,肉是极少见的。

(打谷子。图源:《中国乡村生活》)

很多贫苦百姓吃一次大米都是奢侈,一个月能吃一回已经谢天谢地。穷人、苦力连这些都吃不上,只能喝粥,吃馒头,或者啃番薯,吃腌白菜腌萝卜。

小康人家的情况好点,有猪肉、羊肉、鸡、鸭、鸡蛋。

古代穷苦百姓哪需要减什么肥、塑什么型呀?面有菜色、面黄肌瘦、寿命短暂。身体健康,体格健美,无从谈起。

(瘦骨嶙峋的苦力,无肥可减!图源:《长江激流行——法国炮舰首航长江上游》)

并不是没有好物。比如也制作粉丝,但是村民极少舍得自己吃,只供出口。要么在春节时,破破例、开开“荤”。正所谓“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发生大饥荒的时候,只能勒紧裤腰带。在山西,没有肉或蔬菜,唯一可以吃的,就是面疙瘩,学名“揪片”,俗称橘子皮。面粉加水,揉成面团,擀成薄饼,薄饼撕成小片,扔进滚水的锅里。几分钟以后,煮好的面片捞进盘子,滴几滴醋,撒一把盐,这就是“橘子皮”。“这种食物既难吃,又不好消化。吃起来,一点味道也没有,还硬得像皮革。”

(山东闹饥荒。图源:《玄华夏——英人游历中国记》)

要么呢,就像北京城东边大约一百多里的一座寺庙,没饭吃,吃生板栗,喝山泉水,就可以当作一顿饭。

饥荒继续发展,导致饿死人。澳大利亚人莫理循在十九世纪末游历云南东川,正值大饥荒。食物短缺,物价奇高,平时六十文就能买到的大米,暴涨至四百文;四十文一升的玉米,要价三百文。“真难相信在这个美丽的城镇眼下正有人饿死。”

美国人E.A.罗斯1910年在华传教,看到当时的生活水准:“在山西的五寨县,一美分可买九个鸡蛋或是一只鸽子,三美分可买到一对鸡,三美分或四美分可买到一磅未捆好的棉花,五美分可买一只公鸡。这样看来,即便是传教士夫人天天买市场上最好的蔬菜、肉类,每周花费也才不过六十美分。”教会给传教士发生活费,每人每年100美元。在武山府,一美分买一大碗面条,或者一大碗麦粥和一大块煎饼。

古人也有路边摊。路边摊是苦力、穷人吃饭的地方。在香港,苦力们凌晨5点就起床。路边摊有米饭,肉片、鱼块、家禽内脏,各种蔬菜丁,米粉和水熬成的汁,酱油和各种调味品。苦力把蔬菜、肉或动物内脏盖在米饭上,浇上一勺滚烫的汁,相当于现在的“盖浇饭”,这就是一顿早饭。

(路边摊。图源:《古老的农夫 不朽的智慧——中国、朝鲜和日本的可持续农业考察记》)

十六世纪的广州,已经有饭馆一条街,而且城内所有大街小巷都有饭馆。本地的有钱居民、进城办事的乡下人、路过的商人、打官司的原告被告,遇到外地来的亲戚或久未见面的熟人,就在这些饭馆吃饭喝酒。饭馆一目了然,门口那个盛得满满的、小山一样高耸着的大饭盆,就是最好的广告牌。饭馆提供鸡鸭鹅鱼肉,甚至还有甲鱼。有的饭馆门口挂着整只的烤猪,外酥里嫩,类似现在广东的“烧肉”,焦香满街,惹人垂涎。烤猪任人选择,指哪割哪,要多少割多少,随心所“割”。

(还是路边摊。图源:《近代中国人的生活掠影》)

也有高档酒楼,提供一条龙服务。康熙盛世期间,有一家酒楼可以容纳6000-8000名客人同时就餐,堪称巨无霸酒楼。这些酒楼高墙环绕,里面像迷宫一样巨大繁复,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假山池塘。不单可以吃饭、游玩,还可以欣赏戏曲、杂技、斗牛、摔跤等,甚至可以骑马狩猎,深得“吃饭不只是吃饭”的精髓。

客人只需要向酒楼的老总提出自己的具体要求,酒楼即搞定一切,解决了后顾之忧。比如邀请什么层次的人、多少人、有多少家童仆人轿夫马夫、设宴多少天、上什么档次的菜肴、喝什么酒、在哪些厅设宴、用什么级别的餐具、要多大的排场、需要什么娱乐项目、要多少个服务员、骑马多久、狩猎几天、总共准备花费多少银两等等。

如果客人嫌麻烦,可以直接按照菜单《宾到来》中的套餐来执行,各种宴会的规模、规格、内容、程序、方式、费用等,一清二楚,客人只需要按图索骥对号入座即可。酒楼规模宏大,管理规范,运作有序,服务一流,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堪称餐饮业的龙头和典范,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更大的贡献。

(大型宴会现场。图源:《长江三峡及重庆游记——晚清中国西部的贸易与旅行》)

这种超豪华宴会要行善,摆义饭桌。即把宴会总费用的百分之四拿出来,为穷人、乞丐、孕妇、残疾人等提供免费饭食。其中百分之二由酒楼付出,百分之二由宴请者付出。

为了招待高官或宾朋,有钱人会搞家宴。燕窝、莲子、猪舌、鱼肚、鱼翅、海蜇、鱼头等,是少不了的。当然还有各种小吃,喝酒划拳。这种家宴可以从下午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也可以连续多日,伴有戏曲助兴。

更高规格的宴席是满汉全席,英国人施美夫的体验是上了20道菜,吃了2个小时。负责守卫清朝东陵的清军军官奉送给英国公使夫人苏珊·汤丽的是54道菜的宴席,54代表当地人款待贵客的最高规格,不好再多了,容易超标。

(福晋、格格们在美国公使馆参加康格夫人的宴会时合影留念。图源:《北京信札》)

其实,这都不算啥。

“老佛爷”慈禧太后的餐桌应该是全天下最壮观最奢华的。按照有关规定,每天,“正餐”2顿,每顿100个菜,绝不能重样;“小吃”2次,最低标准20碗菜,一般情况下四五十碗。“她老人家不喜欢过分随意。”太后用膳,不需要人陪,人家独自应付桌子上满满当当的饭菜,慢慢悠悠享用,不着急不着慌。偶尔也让女官、福晋、格格等作陪,但作陪的人必须站着吃。岂能与太后平起平坐,乱了规矩。太后撑死也吃不完这么多菜,吃不完的,用玉唇碰一碰,表示恩泽,赏赐给其他人包括光绪皇帝、外国公使夫人们吃,雨露均沾,恩重如山。

同样是一天2餐,原来还是有差距呀。

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原来,饭,还能那么吃。

作者 刘小程

主播 大圣神功六王爷

编辑 凌文秀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如果觉得《壹点音频|慈禧的菜单:正餐每顿100道菜(小吃每顿四五十道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