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乙肝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6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生活中很多不良习惯都会造成乙肝的发生,因此从现在开始你就要注意了。今日小编向大家普及些乙肝小知识,分享乙肝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

1乙肝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

乙肝作为一种流行性和肝病,困扰着很多的患者,因为其具有通过血液、体液等多种渠道传播的能力,因此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感染乙肝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但随时间累积,乙肝症状会越来越严重,患者应及早治疗。中医作为祖国传统的医术,在治疗和保健方面的功效越来越被国内人认可和接纳,那么中医方面有哪些乙肝治疗方法呢?下面是相关介绍。

中医在治疗乙肝方面有独特的理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乙肝病机复杂,病变波及多脏腑和全身阴阳气血,故辨证复杂,分型较多。中医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与观察总结出了治疗乙型肝炎的多种方法:

保肝化湿法

保肝化湿法是肝病治疗过程中祛除温浊的一种方法,湿邪常为肝病之源,可贯穿于肝病治疗的始终。主要针对脾胃寒湿型,以温中化湿,理气行滞为主。

适用于乙肝患者出现脘腹胀满,得热稍舒,口淡不渴,纳呆食少,大便不实,小便短少。精神困倦,畏寒懒动,面暗或身目俱黄,黄色晦暗,甚至烟熏,舌体淡胖,苔多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保肝降酶法

保肝降酶法用于肝热,肝火实证,以泄热利胆,解毒泻火为主,因肝火内燔,游行于三焦所致一身上下内外皆可患病。主要针对肝胆湿热型,以泄热利胆,解毒泻火为主。

适用于乙肝患者脘腹胀满,口苦口干,纳呆食少,厌油恶心,心烦不宁,两肋隐痛,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偏红,苔黄多腻,脉弦数。

保肝转阴法

保肝转阴法是一种扶正祛邪的方法,也是调整肝脾功能的常用***,因脾胃功能失调常导致肝病发生。主要针对脾胃气虚型,以健脾益气,和胃祛邪为主。

适用于乙肝患者出现精神疲惫,面色白或虚肿,口淡无味、食后腹胀,大便软成稀溏,舌淡苔薄、脉沉或弱。

保肝抗纤法

保肝抗纤法也是一种扶正祛邪的方法,治标与固本同治。不论祛除标实之后,或在邪实伴有正虚时均应重视培本。主要针对阴虚血瘀型,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为主。

适用于乙肝患者伴有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两肋隐痛或刺痛或遗精早泄,小便短赤,大便于结,舌红少津或无苔,脉细弦而涩。

2乙肝保肝治疗最重要吗

全国首次《乙肝患者现状调研》结果显示,有近50%乙肝患者错误地认为“保肝治疗最重要”。此外,还有不少患者错误地认为“反正乙肝治不好,治了也等于白治”。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目前,保肝护肝的药物多达300多种,而且多数是中药、中成药,由于这些药物大多数不涉及停药病情反弹及耐药等问题,所以在转氨酶升高的时候,乙肝患者容易接受保肝护肝的治疗。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乙肝治疗首要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从而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

因此,专家认为,从长远的目标看,乙肝治疗应以抗病毒治疗为主,而保肝护肝只能作为辅助治疗。

专家称,目前为止,全世界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根治乙肝,但不能根治是不是就不治疗了呢?美国的数据显示,乙肝病人不治疗,5年内12%-25%会发展为肝硬化,在中国这个数据可能更高。

因此,乙肝的治疗是有限的长期治疗,其目的就是抑制病毒,减少和防止向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

3儿童乙肝保肝方法

慢性乙肝儿童在我国占一定的比例

综合资料显示,我国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约6~7%,而其中母婴垂直传播及家庭内生活传染是学龄前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的主要原因。儿童患上乙肝后,对其今后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儿童病毒性肝炎,以甲型居多,乙型次之,丙肝与混合感染也有所见。由于儿童的脾胃功能、物质代谢功能均较弱,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因此在治疗上,医生多倾向于调理,节饮食、慎医药,参考成人的饮食调养方,根据年龄和病情,酌减食物和药物用量。

慢性乙肝儿童更要注意饮食调理

虽然有一部分慢性乙肝儿童,尽管肝功能正常,或者仅为乙肝病毒阳性携带者,但是仍长期食欲不振、面色萎黄、体重不增反降,可以酌情选用以下饮食方进行调养:

●绿豆粳米粥

绿豆、粳米各25克,葡萄糖1匙。将绿豆、粳米洗净,一同下锅,加水2碗,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至豆烂粥稠时,加葡萄糖1匙,即可食用。每天早晚各服1次。有补脾和胃,清热解毒,保肝的功效。适宜于小儿肝炎恢复期治疗。

●山栀蛋肉鸡骨草汤

鸡蛋1~2个,瘦猪肉25克,鸡骨草、山栀根各15克。将鸡蛋、猪肉、鸡骨草、山栀根分别洗净,同入锅加水2碗,煮至七八成熟时,拍碎蛋壳(但不能将整个鸡蛋拍碎),继续加热煨之。煎汤剩1碗时,滤掉药渣,留汁及蛋、肉。吃肉、蛋,喝汤。每日1剂,分2次服食。连续5-7日为1个疗程。有补虚安神,凉血解毒,利湿热,退黄疸的功效。适宜于小儿肝炎长期未愈,尿少色黄,双眼多血丝。

●马兰头菜粥

鲜嫩马兰头菜15克,粳米50克,调味品少许。粳米洗净,放入砂锅,加水2碗,加热煮至米烂粥稠时,加入洗净切碎的马兰头菜及少量的调味品,再煮熟即可。趁热吃粥,每日早晚各吃一次,连服数日。有清热解毒、清肝降火、补脾和胃的功效。适宜于小儿肝炎恢复期,口渴舌红、食欲不振等症状者。

4乙肝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乙肝,主要是从湿、郁、虚三个方面着手。

一、湿

中医认为,乙肝病毒属于一种“湿热疫毒”的邪气。中医还认为,湿性黏腻,缠绵难去,因而容易造成病程延长,形成慢性病。所以说湿邪不去,肝炎是无法痊愈的。虽然如此,但不是每个肝炎病人都要用溪黄草、茵陈蒿祛湿的。

湿邪一般分为湿热和湿浊两种。

湿热 这类患者比较多,表现为口干、口苦,喜欢喝冷水,吃了煎炸的东西容易上火,小便比较黄,舌苔黄、厚、腻。这类患者在治疗方面一般选用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为主方,再酌情加减药物治疗。中成药方面,可选用龙胆泻肝丸、溪黄草冲剂、双虎清肝颗粒、乙肝清热解毒颗粒等。食疗方面,可用溪黄草、卤陈蒿、板蓝根、田基黄、鸡骨草、布渣叶等清热利湿的中药煲汤,或煮水代茶喝。

这类患者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1.不能过早使用滋补药品。湿热的祛除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有些慢性肝炎的患者,连续用了3个月的药,舌苔才退干净。如果没把湿热祛除干净,就过早使用补品,不仅不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反而会使湿热的情况加重。2.要定期到医院复诊。清热祛湿的药物相对比较苦寒,有损伤脾胃的可能,因此患者服用——段时间后,应该找医生看舌查脉,了解湿热是否已经祛除干净。如果是,就不要再继续服用那些药物,以免损伤人体的正气。

湿浊 这类患者相对少。他们与湿热患者的区别是,舌苔虽然厚腻但不黄;也有口干口苦,但却不喜欢喝水。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是,他们有明显的身体困重感,每天都觉得很累,好像背着很重的东西。湿浊患者,胃口一般都比较差,严重者还有口中发黏的感觉,大便也是偏烂的。治疗方面,可选用胃苓汤、藿朴夏苓汤等。中成药方面,可用利湿散、健脾祛湿冲剂等。

湿浊患者千万不能用治疗湿热的药物,否则会损伤脾胃,使湿浊更难祛除。

二、郁

郁就是肝气郁结,也就是平时所讲的不开心。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为风木之脏,其性刚暴,喜条达而恶抑郁。”所以,肝炎病毒侵犯肝脏,首先会抑制肝气的疏泄。此类患者,饮食调理的作用不大,关键还是要解决如何客观看待乙肝治疗的问题。

三、虚

一般说来,虚证多见于久病、得不到很好治疗的患者;也有一部分是先天不足引起的。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肝病会损伤脾胃功能,而脾胃功能不好,营养吸收不良,反过来自然就会影响肝脏。——补益脾胃。脾胃虚弱的患者常表现为没有胃口、精神疲倦。他们跟湿浊患者的临床表现有点相似,但脾虚患者的主要感觉是虚弱,没有困重。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这类患者的舌苔一般都不厚腻。治疗方面,四君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是比较好的选择。中成药方面,香砂六君子丸、补中益气丸也是不错的。平时用党参、黄芪、白术、大枣等药物煲汤或煮粥,也可以起到饮食调理的作用。

5乙肝治疗应以抗病毒为主,保肝为辅

全国首次《乙肝患者现状调研》结果显示,有近50%乙肝患者错误地认为“保肝治疗最重要”。此外,还有不少患者错误地认为“反正乙肝治不好,治了也等于白治”。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目前,保肝护肝的药物多达300多种,而且多数是中药、中成药,由于这些药物大多数不涉及停药病情反弹及耐药等问题,所以在转氨酶升高的时候,乙肝患者容易接受保肝护肝的治疗。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乙肝治疗首要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从而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

因此,专家认为,从长远的目标看,乙肝治疗应以抗病毒治疗为主,而保肝护肝只能作为辅助治疗。

专家称,目前为止,全世界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根治乙肝,但不能根治是不是就不治疗了呢?美国的数据显示,乙肝病人不治疗,5年内12%-25%会发展为肝硬化,在中国这个数据可能更高。

因此,乙肝的治疗是有限的长期治疗,其目的就是抑制病毒,减少和防止向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觉得《乙肝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