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身边的好老师|我想竭尽全力(让残疾儿童也有幸福人生)

2023-06-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8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长沙,有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坚守初心,爱岗敬业,三尺讲台上,他们用心点燃学生的希望,用爱照亮学生前程。

今年是湖南省师德师风建设年,长沙市组织全市教师开展了“身边的好老师”征文活动。经各单位积极组织,精心初选、推荐,市教育局共收到征文作品164篇。经组织专家组评审,遴选了61篇作品报送省教育厅,8个作品获一等奖,10个作品获二等奖,16个作品获三等奖,23个作品获优秀奖,长沙市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

近日,长沙教育推出“身边的好老师”专栏,展现身边教师的感人故事。跟着小编一起来读一读来自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曾桂林教师带来的《智障孩子的幸福导师》。

“虽然我们培养不出祖国的栋梁之才,但是看着这些折翼的天使健康成长,脸上绽放出灿烂的微笑,我们就是幸福的!”

这是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教师李琳写在QQ空间中的一段话。对她而言,康复每个孩子是内心幸福的源泉。自2005年以来,她就用爱心和专业陪伴着智障孩子一路前行。

康复有“方法”

“豪豪好棒,把‘小汽车’开到了‘停车场’!来,我们击个掌!”……每天上午九点半至十一点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室总萦绕着这样亲切悦耳的声音。循声望去,一个短头发的女老师或双腿跪在地垫上,正在挨个给孩子们做康复训练,汗水早已湿透了她的T恤。

“李老师,我家阳阳不知道为什么老是走不稳?”2016年,李琳接触了她的第一个送教学生,家长这样问她。李琳仔细看看班上的其他孩子,这一问、一看,让她觉察到所有的智障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手眼不协调、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怎样才能帮到这些孩子呢?李琳心知,专业学习少不了。两年来,她主动报名参加六次集中培训,多次线上与专家互动交流,写下了几大本厚厚的笔记。线下,她将不到十岁的儿子作为“实习对象”,一次次地实践操练反复琢磨出有针对性的康复办法。耗时长,训练枯燥,见效慢,这是大家对智障儿童运动康复治疗的一致看法;而且孩子配合度不高,因此很容易半途而废。但在李琳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放弃”二字。她认识到要提高运动治疗的有效性,应从创设贴近智障儿童生活的情景出发,激发孩子训练兴趣,让孩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而且不能只强调肢体的康复,更要让孩子得到精神的滋养,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帮助他康复。孩子喜欢小汽车,李老师就将简单的康复器械——楔形垫叫做“小汽车”,“推着小车到停车场”,就是孩子通过跪走的方式把楔形垫推到指定地方。李老师还借鉴游戏打怪升级的方式,将十次一组的高跪、跪走、蹲走等运动组合在一起,设计成了一个个的闯关游戏,转移了孩子们的心理紧张和厌倦情绪。再加上她独具魅力的语言鼓励,孩子们不知不觉就完成了训练。而这时,为了保持视线平行,一直保持蹲姿、跪姿的李老师要撑着腰才能慢慢站起来……“天天陪着孩子们练,又费嗓子,腰伤也复发了,你觉得辛苦吗?”有同事问。“不辛苦是假的。但是孩子们有进步,我就觉得一切都值了。”李老师这样的坚持有没有成效呢?“豪豪现在走路稳多了,牵着能上下楼梯了,比以前开朗活泼了,我对他的康复越来越有信心了!”重度发育迟缓的豪豪今年九岁,他的进步豪豪爸爸激动不已。

课堂有“生活”

2005年,浏阳市特殊教育学校首次开办培智教育,招收了五六十个学生。学生年龄段横跨8-15岁,但智力都只有两三岁正常儿童的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八零后姑娘李琳自告奋勇来到了特校。当时,照顾智障孩子的生活起居是她的主要工作内容,失落和尴尬一时涌上心头。时任校长周能斌对她说:“智障孩子最需要的、家长最盼望的就是他们能生活自理,我想你一定能教好。”校长的话是嘱托,更是殷切期望。李琳暗下决心,克服了她的心理障碍。“孩子们,把卫生纸对折,从前向后擦屁股,再对折,再擦一次,把脏的卫生纸放进垃圾桶里。擦干净了吗?没擦干净再拿卫生纸对折,从前往后擦……好,我们再来一次。”就这样,李老师手把手地教会了孩子洗脸、刷牙、穿衣服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一年后,李老师转到了教学岗位,老校长的话一直在她耳边回响。无论是担任生活语文老师、生活适应老师还是互动服从课程,她始终把如何帮助智力障碍学生回归社会当做第一要务。生活需要什么,课堂就在哪里。菜市场里,李老师带着孩子们现场教学:“谁去买黄瓜?”“我去!”“我去!”孩子们踊跃举起了小手。李老师提前与摊主沟通,给孩子提示,换好零钞,孩子们顺利买到了蔬菜。她还想法设法从专业报刊汲取智慧,向先进特校同行虚心求教。就这样,李琳的生活语文课充满了生活味儿,她编写的校本教材给其他的特教培智教学提供了蓝本,她也被评为浏阳市首届骨干教师教学能手。2019年,浏阳市特殊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成立,承担了全市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相关业务指导。许多普通学校资源教师慕名前来拜师学艺,“评估学生——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调整课程”每个环节,李琳都会全程参与,指导康复训练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只要是普校的老师需要,我都会竭尽全力。实际上,帮助他们就是在给残疾儿童的幸福人生加码。”

育人有“真爱”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镌刻在学校爱心亭里冰心老人的这句名言,也深深地镌刻在李琳的心上。因为有爱,十五年来,她是医生,包里少不了温度计、创可贴、碘酒,哪个学生有个头疼脑热、磕伤碰伤,她第一时间出现;她是管家婆,家长的叮嘱,孩子的零用钱……她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哪个学生容易引发癫痫,什么时候要服药,事无巨细,从不遗漏;她是保姆,每节课都会准备一叠厚厚的面巾纸,为孩子们擦屁股、擦鼻涕、擦口水;她是学生的玩伴,大课间与孩子们一起踢毽子、跳绳、套圈,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的幸福,自己也会心一笑;她更是家长们的贴心人,每天早早来到校园,照顾那些来得早的学生,传授家长康复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班上孩子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家庭情况如何,女孩子的生理期,她都了然于胸。学生家庭贫困、衣物不够,她就把自己孩子的衣物给学生穿上。孩子们对李琳的称呼也由“老师”变成了“妈妈”。一次,一名男孩安排在李琳的班级。论学习,智力比那些智障孩子要好很多,但就是不用心;论动作,他重心不稳,摇摇晃晃,什么都慢半拍。原来,这名男孩是脑瘫儿童,基本无言语能力,到特校又看不起同龄的智障孩子,心理压根儿就不想来特校。如何点燃他内心的小宇宙?一天,李琳与他长谈,“想回普校读书吗?李老师来帮助你好不好?你先要康复好身体,学会说话……”一番交谈下来,男孩也明白了李琳的用心,从此以后,每到上午九点半,孩子就自己高跪、跪走、稳定交替半跪、蹲走……每个动作50组,每天1个小时的训练,大汗淋淋,但从不叫苦叫累,回到家还会加餐加点。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孩子走路不再那样摇晃,能简单的表达,更成为了老师的小助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更多的自信。

回顾特校工作的16年,“爱心”与“专业”这两个词已经化作李琳的语言、动作、表情,揉进她每一次和孩子交流的瞬间,融进了指导孩子们做的每一个康复动作……眼睛放光、内心仁爱、精神高尚的李琳正引着智障孩子走向幸福的彼岸。

总编辑丨亦小秋

校 对丨晓 白

编 辑丨七 七

如果觉得《身边的好老师|我想竭尽全力(让残疾儿童也有幸福人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