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忍辱负重以求飞黄腾达 意志坚韧一身正气(漫谈陶渊明的祖辈奇特)

2023-06-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34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医学上有种说法,认为人的疾病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于遗传,由医学的遗传学研究延伸至社会学,血统论颇为流行。连清高的屈原,也自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炫耀自己出身于三皇五帝的高贵血统;穷困潦倒的阿Q,张口闭口“我祖上比你阔多了”,引得人们捧腹而笑。政治家、艺术家的传记往往上溯八代,考察其血脉的延续。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考证往往不可靠。从司马懿到司马炎,雄才大略,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会有晋惠帝这个痴果、弱的后代。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文人,他“采菊东篱下”的悠然生活感染着每一个人,那么,他真的继承了祖上的血统了吗?

变了色的血统

如果对这个问题有疑问,《晋书陶侃传》能给我们一个答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格外留心,总想从陶侃的身上找出陶渊明华、个性的血统传承线索,然而,结论令人大为失望。陶渊明与陶侃,尽管是仅隔两代的直系血统,却完完全全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不同类型的人、不同气质的人。虽谈不上孰优孰劣,但血统是变了色的。如果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一是红色一是白色。红则红得浓艳、热烈耀眼,白则白得圣洁、淡朴、宁静。两者有着截然分明的色泽分野。

陶侃是武将,陶渊明是文人;陶侃是朝中显贵,陶渊明为山野隐士;陶侃出身底层,一心凭借文武才艺显达于乱世,陶渊明出身官宦大族,却一心归隐,悠然南山;陶侃位居三公,晚年拜大将军,享受“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待遇,陶渊明却种菊山间,锄豆垅田,举酒常赊,终老于隐。是命运的作弄吗?并不尽然,更多的是个性使然。

忍辱负重,进退自如

陶侃“早年孤贫”,但达者之志并未丧失,区区县吏也干得津津有味。有位孝廉来家,家里穷,招待不起,母亲卖头发换来酒肉钱。感动了这位孝廉,向当地太守举荐,走上政坛。陶渊明出身望族,虽然晋朝换代了,父辈官做得小了,但是祖父的影响仍在,家族的余荫仍存,又因条件优越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故初人政坛便当任彭泽县令,比祖父的政治起点高多了。陶渊明只是志不在此,或者说性格不适于此,便辞官不干。他不愿折腰委屈能比祖父当初大吗?

显然不是,陶侃当主簿时,太守母亲生病,要到数百里外去请医生,且大雪寒天,所有人都有难色,只有陶侃自告奋勇去请医,此精神感动了太守委以重任。他到洛阳,初时拜见权倾一时的张华,张华夷他,不搭理他,但陶侃没有埋怨,恭敬如初,方才获得了张华的信任,被封以大官。后来南征北战,治州巡府,置身于官场构陷、倾轧的旋涡中,他都忍辱负重,进退自如,方获步步高升,史称“勤于吏职,恭而近礼”。这是陶渊明难以想象的。

坚韧的性格与闲情散淡

陶侃坚韧,有意志,即使已贵为郡守了,也不沉缅于享乐。治州无事时,他每天将数百个大瓦缸从屋内搬到屋外,又从屋外搬到屋内。别人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志在收复中原,不能因优逸磨损了斗志,以此磨砺自己。陶渊明有诗句“刑天舞干,猛志固常在”,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诗句,不知作者在构思时,是否想到这位称得上猛士的祖上。陶渊明散淡,如闲云野鹤,种田自足,赊来酒就喝,望望南山,赏赏菊花,子弟读不读书无所谓老小饿不饿肚子也不着急,身内身外无牵挂,心灵极大地放任自由,甚至可说懒散。

冥想的交集与家传的酒量

要说寻找众多不同处的细微共同点,也有。陶侃喜欢冥想,“终日敛膝危坐”。但他冥想的内容怕是与陶渊明不同,千绪万端,中外大事,无所遗漏,想的是经国大业,治军理政要务。而陶渊明呢?斜倚篱前,看着盛开的菊花冥想,不知夕阳余晖将尽,暮色苍茫中怔神一顾南山,完全是一种入禅状态,陡然冒出诗句,恐怕也不是杜甫、贾岛似的苦吟,天然拈来,唯其如此,别人很难学来。

两人都喜饮酒,酒量是家传的。陶侃饮得有节制,酒量一过,立即不饮了,部下不解,他说,“少曾有酒失”,老母亲常常规劝他,他也在去世的老母亲墓前发过誓,不敢违约,这显示出政治家的自制本色。陶渊明的饮酒更出名了,有酒必醉,哪有什么节制之说。当县令时在县衙的公田全部种上酿酒的粟黍;穷困时,谁给他送来酒,不闻不问,喝醉方休。

赏菊、醉酒成为他千古流传的风采。终于发现陶渊明真正继承祖父的是喜柳、种柳。史载,陶侃“尝课诸营种柳”。不知陶渊明喜柳,并自号“五柳先生”是否受祖父衣钵影响。当后世争论陶渊明身上到底是老庄之说影响大,还是儒家思想影响大时我发现陶侃有言:“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陶侃说得斩钉截铁,估计他会以此理念训导儿孙。这对陶渊明有多大影响?

一身正

陶侃四十余年官场、军事生涯,但没有成为追名逐利、心野庸俗的官條,他的行为时时彰显封建士大夫的风骨正气,许是这一点,影响了陶渊明的为人、志向。他病终前,主动向皇帝上表,请辞一切职务,并退还印、勋带及皇上封赏的贵重物品,不留给子孙以供炫耀的资本。他当时重兵在握,权倾一时。在那个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动乱年代,他是有条件像石勒、刘聪之类割据称王称帝的。

曾有异端说,陶侃年少打渔时,曾打上来一把织布梭子挂在墙上,风雨雷电时,梭子化为龙升天了。又有传说,他曾做梦长了八双翅膀,飞上天,见到九重天门,进去八重,只有一门不得。看门的神仙一杖将他打到地上,断了左边翅膀。这梦看来是真的,陶侃也曾想过割据称帝但想到这个梦,“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

要不是这个梦,陶渊明大概也成龙子龙孙了。不过以陶渊明的个性与气质,会不会又是一个南唐后主李煜呢?世上再也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不是陶渊明能感受到的,还是还这位大隐异于祖宗的纯白所变之血吧。

悠然、淡然,不求显达,不料陶渊明以诗文显达于后世。想当年,陶侃激励属下,以大禹圣者惜寸阴,众人当情分阴,不可“自弃”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万不料,后世之人知陶渊明者多,知陶侃者少,历史有时也极会开玩笑。

如果觉得《忍辱负重以求飞黄腾达 意志坚韧一身正气(漫谈陶渊明的祖辈奇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