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明代宫廷饮食 专职机构负责(整体面貌奢靡铺张 等级森严)

2022-12-28 分类:养生资讯

全文共1782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宫廷饮食文化在明代逐渐发展,特别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而宫廷的饮食文化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更体现出民间的饮食水平

宫廷饮食的特点是厚重的礼仪性、等级森严的制度性和奢靡的铺张浪费。虽然饮食习惯只出现在餐桌上,然而,久而久之,其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宫廷饮食不仅是加强君臣之间关系的桥梁,更是巩固封建统治的武器。明代宫廷饮食所含内容十分丰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宫廷饮食机构饮食关系饮食观念等共同构成了明代的饮食机制,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宫廷饮食在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给人们带来了影响。 明代时,已形成一套成熟完整的宫廷饮食制度

其中,外延有光禄寺主膳羞之事, 光禄寺历经隋、唐、宋、元的发展与积累经验,到明代时已经相当成熟。其专司膳羞的地位已不可撼动

但其机构设置也经历了从洪武起的探索、渐进到完备。职能也从机构设置的完备中不断完善,各部门的配合也越发的默契

一、光禄寺的主要职能

1、祭享类

祭享包括祭祀和荐新。祭祀又分祭与祀。根据祭祀对象来区分叫法。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

光禄寺卿需同太常卿先一日奏御以示提醒,还需与太常卿共同审察祭祀用的牲畜。在祀圜丘的时候,光禄寺需准备皇帝赐百官的汤饭。

荐新是指光禄寺每月需向奉先殿荐新品物。荐新是一种祭奠祖先的礼仪。是后辈每月将时令食品献祭给祖先,始自西周

周天子将祖先供奉在太庙里,每月初一都要行荐新礼。其后成为定制。历朝历代,君主都会到太庙祭奠祖先。荐新的次数也逐渐增多。到明中后期,光禄寺也分担了部分办进荐新品物的工作。

2、宴劳类

宴劳主要是皇帝赐宴犒赏王公大臣们以及外邦朝贡使者。筵宴又分为节日、祭祀中的赐宴和日常生活中皇帝针对小部分人的赐宴。明代有很多时令节日举国同庆。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是正旦、圣节、冬至

圣节又称万寿节,历代皆有,叫法不一。是为皇帝庆祝诞辰日而设立的。同样诞辰性质的节日还有太皇太后、皇太后圣节,中宫千秋节,东宫千秋节。

这些节日期间,百官朝贺,皇帝赐宴,皆由光禄寺供办宴食。光禄寺不仅负责宴会的饮食制作,还负责赴宴官员的陪侍工作。

3、膳羞类

此处的膳羞主要指的是备办宫中的日常饮食。主要的饮食群体包括帝后、皇太后、嫔妃、宫中各殿宫女、太监、宫中当差的文武官员以及每日朝会的大臣们。

御膳是宫廷饮食中最受人关注的部分。人们对皇帝的吃喝总是充满着好奇。然而,光禄寺虽执掌御膳,但御膳并非光禄寺一家垄断

光禄寺作为一个国家的官方饮食机构,对御膳的制作起着宏观把控和监制的作用。在光禄寺的职能定义中,并未特别的提到御膳的制作职能,而是以“膳羞”一词总括来表明光禄寺掌管饮食范围宽广

二、饮食思想

1、扭曲的“精致饮食观”

文人士大夫们提倡的精致饮食,是由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思想派生出来的。与单纯追求饮食的数量和种类,对饮食过分挑剔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然而,这种饮食思想传到宫中,却发生了较大变化

宫廷饮食开始过分追求数量和种类。即使是在有所收敛的崇祯一朝,一饭所费物料也令人惊叹

2、重口味的宫廷饮食

明朝初期,有关食物的搭配,历任皇帝仍是以自己喜好为先。他们所追求的美味,不是食物之鲜美,而是在烧、炸、煎、烤下添加各种丰富的调料带给味蕾的刺激感。晚明文人皆提倡清新自然的饮食品味,排斥和鄙视宫中浓厚调料添加制成的食物。

崇祯皇帝的一顿早饭中,牛羊驴豚狍鹿雉兔及水族海鲜山蔬野蔌无不具,并且,都采用熏烤烧炒烹调方法,口味之重可见一斑。宫中素食也是一样。嘉靖皇帝因信奉道教,追求长生,久居西内,经常素食,然而,这样的素食耗资巨大。

3、追求时鲜

明代的养生著作大都提倡饮食要顺应四时,少吃过季食物。这一点对于平民百姓或许遵守起来比较困难,因为时鲜的饮食正当季,自然名贵,所费不赀。而对于财力雄厚的宫廷饮食,则很好的遵循了这一原则

上至皇帝嫔妃,下至宫女太监,都追求当季鲜食。这些鲜食大都与四时物性相符,除却鲜时,一些每月特定必吃的食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晚明的竞奢之风在宫廷饮食方面有所反应。晚明士大夫的饮食思想,传到宫中,对宫廷饮食造成了一定冲击和影响

明代宫廷饮食是明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制作过程中各机构间有协作与制衡,饮食形式无不体现皇权等级,一饭一饮均代表君王气度,大国风范

参考文献:《酌中志》、《稗说》、《万历野获编》、《饮食好尚纪略》

如果觉得《明代宫廷饮食 专职机构负责(整体面貌奢靡铺张 等级森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