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张文宏医生说早餐不许喝粥,其实暗含中西医对养生的观点

2022-05-3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0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关于张文宏医生提议的“早上不能喝粥,要喝牛奶和吃鸡蛋”的言论,最近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有说张文宏医生崇洋媚外,毫无根据的,也有说张教授提议正确的,于是一场网络大辩论就开始了。

首先,“保粥派”的主题思想大概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一直流传下来的早餐喝粥,我们喝了这么长时间了,照样身体棒棒的,没见我们的身体素质就弱到哪里去,牛奶、鸡蛋是西方人的早餐模式,我们不否定西方人的早餐模式,但也没有必要说自己的“粥”就是差的,直接用不许喝粥这个词,是完全的否定了我们五千年的文化。

然后,“科学派”(我们姑且称之为科学派)的观点是:现在要用科学的观点看待事物,老祖宗传承下来的饮食习惯,是基于老祖宗时代的情况,现在我们科学进步了,张文宏医生是医学上的专家,提倡“不喝粥,要喝牛奶和吃鸡蛋”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并非崇洋媚外,科学不分国界,我们理应接受。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客观条件下来看待。两方的观点其实谁也不能说错,但是却忽略了张文宏医生的本意。我们再来看看张文宏医生为什么会提出不能喝粥这个观点。

4月15日下午,张文宏医生出席了一个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讲座,期间表示:“不管你家孩子现在身体状况如何,绝不要给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营养、高蛋白的东西,每天早上准备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鸡蛋,吃了再去上学,早上不许吃粥。”之所以提出这个观点,是因为在疫情战疫期间,他们发现新冠肺炎重症转轻症,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营养和蛋白质,针对病毒的抗体产生要靠什么?全部是蛋白质。而粥在补充蛋白质上面实在是差强人意,所以用了不许喝粥这个词。

所以反过来讲,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不许喝粥是针对疫情期间,为了提高大家对病毒的免疫力,张文宏医生才提议不许喝粥的,因为人体需要的物质并不仅仅只有蛋白质。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遇到这类疫情的时候,不可避免的都会提到一个词:免疫力。历史上没有哪次疫情是屠城的(当然,屠村还是有的,人口比例少),总会有些人对病毒的抵抗力更强,身体看着强壮的未必能活,而看着瘦弱的未必会死,这都跟人体中的免疫系统有关。

说到免疫,中医无疑比西医做得更好,记得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说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中医更多的是提倡养生,让人不生病。西医则是针对病症,研发药物,灭杀病毒。单从这点来说,两者不在一个探讨范围中。

不得不说的是,我们虽然历史悠久,但是中医也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比如封建思想的“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比如历朝历代的动荡,尤其是近代史中的侵略战争,我们丢失了太多的文化传承,现在也只能从古书中,了解一些我们曾经辉煌的历史,比如东汉末年我们就用于临床的“麻沸散(古代麻醉药)”,2000年前就有的外科手术(见国内考古开颅术案例),西医一定比中医强吗?不见得,我们的临床经验,哪怕一年只有一例,也有几千例了吧?而同样的条件下,西医能有多少例?我们丢失了太多传承而已。当然,我并没有否定西医的意思,纯粹是为中医正下名,之后的中医会怎样,我也不知道,只希望不要再丢得更多,徒然向西矣。

说回正题,既然我们认为张文宏医生的主要意思是:在疫情期间,多补充蛋白质,增加自己对病毒的免疫力,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西医其实也在认同中医的养生观点呢?只不过说法不同而已。

说到养生,增强免疫力,就免不了要说我国一直以来流传的名贵中草药材了,什么三七啊、人参啊、灵芝啊、雪莲啊、天麻啊、枸杞子啊,每一样都有着自己特殊的功效。其中三七的功效最好,然而却因为古代文人局限性宣传的原因,知名度却没有人参啊、雪莲啊的高,我窃以为跟三七的名字也有一定关系,虽然各类著名小说中提到三七的地方少,但是有一本大家都认识的书——本草纲目,却着重提到过三七,说它“能治一切血病”。本草纲目拾遗中则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也因此,我迷上了对三七的研究和宣传,一方面为中医正名,一方面为三七正名。

增强免疫力,我们讲重在平时的养生,养生可以体现在饮食上,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习惯中,生活习惯我不敢对各位妄言,这里为大家提供几道食谱,虽说不是鸡蛋配牛奶(在中医中,牛奶性寒),但是对增强身体体质,加强免疫力还是颇有效果的,至少有很多祖辈做了“临床试验”。

方一:三七核桃大枣粥

张教授说不许喝粥,应该说的是白粥吧?白粥作为早餐可能寡淡了点,但是加点料就不同了!大米、小米、核桃、红枣一起熬粥,吃的时候再拌上1克熟三七粉,就是一碗营养丰富又均衡的养生粥。大米小米各有营养,加上健脑的核桃和补血的红枣,最后神队友“三七”调血助攻,这就是一碗不在张文宏医生“不能喝”范围里的完美早餐粥了。当然根据身体消耗的能量,还可以再配上鸡蛋等其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下图非实图)。

方二、三七牛奶

有部分中医不太提倡喝牛奶,认为牛奶是阴寒之物,特别不适合成人。但是,如果我们往牛奶里加上“温性”的熟三七粉,对于牛奶阴寒之气的调和就很有用了。而且,牛奶可以中和三七的苦味,三七可以削减牛奶的奶腥味,这样一杯三七牛奶,从内涵和口感都非常完美,值得你早餐钦点!

方三、三七炖鸡,这道虽然不算早餐,但是用汤做面条,依然营养满满

用三七根与鸡肉同炖,是云南的一道家常美食。在福建等沿海地区,还有用三七炖小公鸡,给青少年“长个子”的习俗,可见这道菜的民间普及度。三七炖煮后营养成分发生变化,具有很好的补气血功效,与温中补脾胃的鸡肉一起,相当于给“免疫军队”补员又送粮,再添点“弹药”,战斗力自然就增强了。

或者用清炖的鸡汤调服熟三七粉,也可收到同样的效果。

可能大家已经发现了,这三个食谱的主角都是三七,自然是有原因的。

作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三七在古时曾贵如“金不换”,在近代人工种植、产量增长后才进入寻常百姓家。即便是现代的科学研究中,三七也是具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其原理,主要在于三七皂苷,有很多相关介绍,甚至用户案例。

除了三七,其实我们如果搭配上其他辅材,其实也能起到效果,比如:东北的人参啊(为什么我不推荐人参搭配?那玩意儿那么多小说里都说了,补气、补气!还需要我推荐?而且人参在中药界中,实际应用面确实不如三七广泛),昭通的天麻啊,还有枸杞、当归、黄芪等等,不一一举例了,有些是大家生活中常见的,有些则是了解的人才备有的,还有些应用面不是那么广的,所以这里只说三七了(话说,了解之后我对三七真的是推崇备至呢,尤其是苗乡家的有机三七,贵是贵了点,但那个味道真不是普通三七能比的,如果价格再降点,我一定不会带其他三七家的名字)。

当然,免疫力好比身体的长城,不可能一朝一夕建成,需要一砖一石的基础,也少不了持续、定期的维护。所以,提高免疫力的行动就应该像修长城一样,要长期坚持。如果觉得每天两克三七粉太单调难以坚持,不妨关注我,三七美食不停更 !

如果觉得《张文宏医生说早餐不许喝粥,其实暗含中西医对养生的观点》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