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当我们都在谈养生,你为你的健康做了什么?

2022-02-05 分类:养生资讯

文/夏沐夕颜

图/来自网络

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和文章阅读量,着实让我们赤裸裸地看到了受众的口味,打开新榜的健康栏榜单,从周榜到月榜,稳居前几位的均是在谈养生,粉丝量均超过百万,头条阅读量均为10万+。

可是这些被制造出来的所谓的养生诀窍,真的就能保你健康无虞?除了引来读者一阵的唏嘘惊叹,并有模有样下定决心坚持几天之外,这些零散的、孤立的“保健鸡汤”对身体健康管理的作用其实微乎其微。

健康信息轰炸时代你还有判断力吗?

19世纪30年代当报纸作为大众媒介登场时,大众传播曾引起人们的恐慌,认为传播媒介具有像“魔弹”一样具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可以直接影响受众的态度和观点,甚至支配他们的行为。如今快两个世纪过去了,大众媒介的形态越来越多,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的出现,似乎发生在1938年万圣节前夕的“火星人入侵地球”事情又在轮番上演,受众不加思考的相信媒体提供的有关健康的细枝末节,将脑袋全部交给网络。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所中暗示的,在未来世界,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东西,淹没在汪洋似海的信息中变得越来越被动。

2005年,“苏丹红I号”致癌的报道将食品安全健康问题推到风口浪尖上,群众沸腾了,此后媒体开始比任何时候更热衷于报道“有毒食品、致癌物质、有副作用的药品……”一时间我们突然发现似乎什么都不能吃,一日两次用来刷牙的牙膏也成了致癌凶手,铺天盖地的“健康”报道挑战者我们的判断力。然而“苏丹红I号如何致癌?吃多少会致癌?会导致什么样的癌症?”媒体却鲜有提及,就那么看似轻描淡写地用“致癌”两个字带过。而在这两个字的刺激下的大众情绪开始恐慌,以致卫生部不得不发依据《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的公告:摄入少量的苏丹红不会致癌。直到今天,知道这份公告的人远远比看到鲜红的食物就想到苏丹红的人少得多得多,甚至有一些人就算知道也会选择不相信。

我们每天被各种有关健康的信息包围着,尤其是微信时代,哪怕自己不关注养生公众账号,也逃不掉时不时从七大姑八大姨那里转发过来“养生小窍门”,而这些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信息制造者,有的连起码的医学背景都没有,他们对专业名词似懂非懂,报道断章取义,套上“致癌”“有毒”的字眼就足以让许多人恐慌不已。

可是,如果一条新闻或者信息对你的健康特别重要,请找回自己最基本的判断力,而不是轻易地被手机控制思想,连吃顿饭我们都会搜集各种美食攻略,为什么对事关自身健康的内容不做任何质疑和挖掘就全盘接受呢?

养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保健鸡汤

近年来,各类健康养生类的书记充斥市场,养生类微信公众账号占据医疗健康行业榜首,不断地否定和挑战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种细枝末节的习惯。例如晨起到底刷牙前喝水还是刷牙后喝?喝温水还是凉水?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纠结一杯水上,纠结在上厕所的姿势上,殊不知这种保健鸡汤营养极低。

《黄帝内经》中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将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而现在的医疗模式多为下医,而如果能够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健康理念,拥有正确的预防观念,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医,这就需要我们建造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寄托于无营养的保健鸡汤。

美国人认为本国人早逝的原因50%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我们也常常听到医生嘱咐病人注意平常饮食,加强锻炼,但现实中的情况却并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久坐式工作,葛优瘫的沙发躺,以车代步,放纵缺少自律,使得慢性病成为当前健康问题中的重中之重,究其原因,直接与我们人性重的惰性和弱点相关,因为如果一种疾病的症状不明显,或者说只是潜在的危险因素而没有表现出来,我们多半会忽视,甚至给自己的放纵找借口,这也是从生活方式做好预防的难点所在。

另外,“焦裕禄”综合症成为都市人的常见病:焦虑,郁闷、忙碌。压力大几乎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就连我的一位医生朋友也跟我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六十岁,一天十几台手术,上完夜班接着上白班,透支着他的身体。被规定的工作量和截止时间,海量信息的轰炸,无休止的身体轮转,大多数人都在一遍又一遍地上演“前半辈子以命换钱,后半辈子拿钱换命”的戏码

一个人20年前的生活方式,决定者20年后的身体状况。与其被细枝蔓叶的养生鸡汤侵占时间和思想,不如为自己的健康塑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放下手机,出门跑跑步,看看书,找回身体的轻盈与内心的平静,减轻压力。

作者简介:夏沐夕颜,传播学硕士。一颗散落在人间的蒲公英,风之所至,落地生根。作者微信公众号:单向度生活(onewaylife2015)(本文由作者独家授权发表,如需转载请和本号联系)

如果觉得《当我们都在谈养生,你为你的健康做了什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